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頭條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俄羅斯大選特稿丨那個名叫“普京”的陷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來源:新格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36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這一次的敵人是美國,全世界最強大也最邪惡的國家,但考慮到核戰爭可能毀滅人類,它最好只表現為視頻動畫的形式。

作者:路塵

來源:世界說

今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用他總長兩個小時的國情咨文演講中的42分鐘,演示了一個堪稱漫長的導彈動畫視頻,當電子屏上導彈飛向美國佛羅里達州,普京宣布俄羅斯已經手握世界難以想象的新式核武。他在演講最后說:“過去沒有人聽我們說話,現在我可以說,你們給我聽著。”

無論是出于禮貌還是真心,現場掌聲雷動。

△ 3月1日,普京對俄羅斯聯邦議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講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在俄羅斯以外,此言引起了一些探究的興趣,但并沒有恐慌反應——俄羅斯畢竟不是朝鮮,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只是向來愛放狠話的普京的又一次“說說而已”。但總統本人對此似乎還嫌不夠,一周以后,在另一場問及新武器的媒體采訪當中,普京補充說,他完全理解核武器對于整個世界、對于全人類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但是作為俄羅斯公民和俄羅斯國家領導人,我想問,一個沒有俄羅斯的世界對我們還有什么意義?”

此時距離俄羅斯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十一天,沒有任何人懷疑普京將再次當選,而由于普京照例缺席了選前的候選人辯論,三月以來普京的這些公眾曝光機會無可避免地成為解讀俄羅斯未來的不僅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根據。在此前后,俄羅斯國防部與外交部相繼出面,一個詳細描述了“總統提到的幾種新武器之一”,另一個則在聯合國會議上表示,俄羅斯認為“美國正在幫助歐洲準備對俄羅斯進行核打擊”。所有跡象都表明普京已經為自己選定了這一階段公開發言中的核心關鍵詞,很不幸,這一次他選擇的是“核戰爭”。

△ 普京發表國情咨文的現場圖片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如同過去幾年里發生過的無數次先例一樣,在這個例子里真正重要的問題并非俄羅斯是否真能隨時轟炸佛羅里達,而是普京為何想要在這樣一個場合宣布它:在他距離第四次總統選舉還有幾個星期,距離第四個總統任期還有兩個月的全國直播上。

與世界為敵

四年前的2014年3月,普京在慶祝克里米亞“入俄”的紀念儀式上發表了可能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講話。在其中,普京不僅將克里米亞事件描述成了俄羅斯從歷史屈辱過往中一雪前恥的轉折點,并且毫不委婉地指責,外部世界(主要指西方)對于俄羅斯的“惡名昭彰的遏制政策”已經持續了三個世紀之久,迄今仍未停止。“他們想把我們掃進角落,”當時已當政十五年的俄羅斯總統情緒激動地說,“因為我們具有獨立立場并且堅持了它,因為我們說出了事情的本來面目而拒絕卷入偽善騙局。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限度。”

△ 3月10日,普京接受美國NBC當家主持Megyn Kelly采訪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這番幾近宣戰通知的講話是一切的起點,它不僅意味著當時爆發尚不到一個月的烏克蘭危機再也沒有了善罷甘休的可能,也意味著冷戰后世界二十三年的緩和期走到了盡頭。在此之后,烏克蘭東部一夜之間涌現出無窮無盡的“親俄武裝分子”,過去二十年里被世界忽視的俄羅斯宣傳機器開始加速,而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地,以“外部世界”作為假想敵重構自己的俄羅斯,開始越來越多地主動出擊——并將之解釋為自衛行動的一部分。

世界很快發現問題并不只是烏克蘭或敘利亞的地區戰爭,也不止是幾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制裁和反制裁,對于被俄羅斯點名視作敵人的幾個西方大國而言,如果說起初討論的主要目標還是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時,盡量保護烏克蘭和戰后國際秩序,那么這種事不關己的幻覺也消逝得比任何人想象得都要更快。

△ 莫斯科書店門口的展示臺上擺滿與普京有關的書籍來源:作者

從希拉里“郵件門”中開始顯露出來的俄羅斯黑客的影子,很快升級成了橫跨五洲,幾乎沒有任何國家得以幸免的全面“信息戰”,而隨著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親俄傾向”變成了特朗普總統的“通俄門”,越來越多的他國政要也開始被發現其“親俄”本質上并非一種政見,而更應讀作利益相關——這個意外名單很長,從眾所周知的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到剛剛曝光不久的匈牙利總理奧爾班。

除了水面下交易,更多事情發生在公開渠道。俄羅斯對于歐洲邊緣政黨的資助并非秘密,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法國瑪麗·勒龐引領的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該黨在法國遭遇經濟封鎖以后,俄羅斯是它長期主要的財政來源。而在正式外交層面,俄羅斯對于經濟合作伙伴的有意識選擇已經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畫出一幅政治地圖——絕大多數是“非西方”國家。

△ 俄羅斯世界范圍內經濟伙伴選擇地圖來源:世界說

至少看上去,俄羅斯已經發展出了一整套戰略戰術來執行它重建昔日輝煌的根本目標,并且不可謂不有效——華盛頓陷入混亂和內斗已經不是一兩天,而全球范圍內,右翼、民粹、排外主義、反全球化乃至新冷戰都不再是陌生名詞。俄羅斯成為所有媒體的頭版常客、所有國家的假想敵、所有問題的始作俑者——無論具體歸因是否正確,現狀已然如此,而如此國際環境又反過來證明莫斯科四年來對抗政策的合理性與正確性。這能否算是普京在他即將結束的第三任期內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戰爭誘惑

但作為代價,等待著俄羅斯的不止是更多的對抗。無論普京在發表他關于克里米亞的歷史性演講時是否已有設想,事實證明它最終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俄羅斯正在陷入某種困境當中,盡管尚無法斷言造成這一局面的是其他國家,還是莫斯科自己。

△ 普京與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2018年2月7日深夜,一支數百人的武裝小隊襲擊了敘利亞代爾祖爾省美軍與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共用的駐地,美國隨即進行了猛烈回擊。一周后,這次夜襲事件的細節才逐漸浮出水面,當晚死于美軍報復的百余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雇傭兵公司“瓦格納”的俄羅斯雇傭兵。由于事后雙方同時選擇了低調處理,將事態控制在了只是一次意外(或許還有誤會)而不能算是美俄兩個國家之間的軍事沖突的程度,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發生于俄羅斯第三次宣布從敘利亞撤軍的兩個月之后,并且,按照媒體掌握的消息,這家私人雇傭兵公司的老板事實上與俄羅斯權力高層關系匪淺,在某些場合甚至可以代表普京。

這種“非正式”軍事操作手法無疑令人聯想起名義上俄羅斯從未參與過的烏克蘭東部沖突,也是在第三次宣布撤軍后的這兩個月里,俄羅斯空軍多架飛機在敘利亞墜毀或遭擊落,數量甚至還超過了撤軍之前。

答案呼之欲出:俄羅斯的真實卷入程度遠遠超過了它愿意承認的范圍,盡管俄軍在敘戰果有目共睹,但要從敘利亞撤軍,只怕早已不是聽上去那么容易。

△ 普京發表國情咨文的現場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在另一邊的烏克蘭,俄烏之間的長期僵持已是既成事實,經歷了兩次明斯克協議和無數場諾曼底四國談判,仍無任何人能夠斷言出路何在。隨著時間推移,雙方各自核心訴求的實現希望都越發渺茫,俄羅斯難以靠局部戰爭拖垮基輔政府,烏克蘭也無法使用武力奪回克里米亞。2017年4月,歐盟通過了對烏克蘭的免簽法案,剛剛過去的3月10日,北約也同意了烏克蘭的觀察國身份,在俄羅斯的角度而言,這場原本旨在牽制烏克蘭向西腳步的戰爭的最大目標其實已經落空。俄羅斯支持的兩個“人民共和國”連月來政局動蕩,每一次政治變動都被外界解讀為俄羅斯試圖抽身的信號——對很多觀察者來說,俄羅斯放棄在東烏的代理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無論莫斯科究竟出于何種考慮,直到目前為止,這依然沒有發生。

即使是對今天需要外部敵人的俄羅斯而言,陷入戰爭也仍然是危險的,更危險的則是無法從舊戰爭中脫身的同時,又持續需要新的外部刺激。烏克蘭從普京國情咨文中消失已有三年之久,敘利亞又已被反復宣布撤軍,一個自2014年開始就被評論界討論過無數次的問題如今仍然擺在俄羅斯面前,因為除此之外,國家始終沒有找到其他能夠營造積極形象的方式——這個問題便是:下一個打誰?

普京陷阱

在硬幣的另一面,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普京在訪問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Budker核物理研究所時與學生會面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3月1日的國情咨文當中,與長達42分鐘的導彈演示視頻相比,普京一共花了15分鐘時間來談俄羅斯經濟,又花了另外3分鐘來談貧困和收入。對這短短三分鐘的事實核查得到了十分尷尬的結果——普京在提到貧困問題時說,俄貧困人口共2000萬,較此前有所下降,但事實上,更精確的數字是1960萬,較之他第三任期開始時的2012年已增加了420萬,且“脆弱人群”——可能落入貧困線下的群體——人數還在繼續增加。

這是俄羅斯在經歷了西方制裁與油價腰斬的雙重打擊后的第四年,從統計數據上看,2017年俄羅斯經濟終于擺脫了衰退陰影,恢復了1.7%左右的慢速增長。總的來說,俄羅斯經濟似乎已經適應了制裁,但持續走低已降至十年來最低水平的出生率和持續在下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共同表明,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場危機遠未到頭。

△ 國際油價與俄羅斯經濟增長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對俄羅斯經濟增長機制的具體分析甚至給出了更為悲觀的結果,2017年的增長“在構成上類似于危機前時期,主要受采礦業與非貿易部門驅動”,換言之,這場風波并未給俄羅斯經濟結構造成太大改變,石油與軍工產業依然壟斷著本就不多的增長點。

俄羅斯人對此并不陌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前,正是步步攀升的油價使得俄羅斯經濟保持著7%以上的高速增長,也幫助普京完成了他執政期間最重要的經濟成績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五年內翻了幾番。然而,經濟結構的根本問題并未得到解決,而是被油價的迅速增長掩蓋了。到制裁出臺前的2012和2013年,石油紅利開始耗盡,經濟增速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遞減,即使沒有制裁因素影響,大多數經濟學家也已經預測俄羅斯將進入零增長時代,而當時的國際油價甚至還在三位數以上的高位。

△ 3月15日,普京在Russia – Land of Opportunity論壇上演講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

理解俄羅斯需要經濟改革并不難,但考慮到能源與軍工這兩大支柱產業幾乎已被國企完全壟斷,而正是來自這兩個產業的國企老總們構成了普京統治精英圈子中相當大的一部分,以轉移經濟重心、開放市場競爭等原則為前提條件的經濟結構改革,在政治上并無可操作性——至少對于普京時代而言,這一點已經注定。

經過了過去二十年的磨合與調整,今天俄羅斯的經濟結構與其政治結構早已經成為同一件事的一體兩面,任何一點修改都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權力體系中,個別的人事變化固然始終可能,但細究起來,這一切人員變化的宗旨更像是為舊機器更換螺絲釘,目的是確保它繼續運轉,而非試圖改造它。最近兩年,普京用更年輕的忠實下屬——大多出自安全部門——替換了大批政府舊人。

以2016年“國民警衛隊”的成立為標志,普京在關鍵職位的選擇上則日益顯出私人化和非正式化傾向。就任國民警衛隊總司令,一夜之間權力凌駕于俄聯邦安全局以及全部強力部門之上的伊戈爾·佐洛托夫原是普京的保鏢隊長,而剛剛在敘利亞掀起巨大風浪的雇傭兵公司“瓦格納”的神秘老板葉夫根尼·普列格任則據稱曾是普京的廚師——他同時也是“信息戰”中樞之一,辦公地點位于圣彼得堡的“水軍工廠”的幕后人物。

△ 普京與佐洛托夫來源:wikimedia

更多身在經濟領域中的真正的統治精英集團二十年來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甚至已經開始內部代際傳承。俄各大國企銀行董事會坐滿了“二代”,已經不是秘密,2018年1月剛剛獲任“Promsvyazbank”銀行董事會主席的彼得·弗拉德科夫,父親是普京的前總理、同樣出身安全部門的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在另一個例子里,2015年俄政府合同的最大中標者名叫阿爾卡季·羅滕伯格,是普京少年時在柔道隊的密友,同一個排行榜中的第五名則是他的長子伊戈爾·羅滕伯格,后者同時還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一個子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這在雙重意義上限制了長期經濟增長發展的可能性,不僅使得結構性變化無法實現,也在事實上堵死了普通年輕人的上升渠道。普京強調穩定的執政思路二十年未變,而在這種穩定而殊少變化的環境中已經成長了整整一代人。回想2012年,普京在上一次競選中曾許下過成本總額可能高達1600億美元的經濟承諾,六年后它們既未實現,也沒有人想重提舊事了——這會使曾經的普京神話看上去越來越像是一個名為“普京”的陷阱。

重要的是反對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能夠團結國家的精神因素——或者說,意識形態——顯得空前重要起來。

今天的俄羅斯現實時常引發觀察者的迷惑不解,這出自一個樸素的歷史邏輯判斷:一個人不能既推崇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沙皇,又忠于處決沙皇的布爾什維克,不能既信仰上帝又自稱無神論,不能一邊資助新納粹一邊歌頌反法西斯戰爭,也不能在支持排外民族主義的同時繼續做個帝國主義者。

△ 莫斯科超市里的普京日歷來源:作者

然而在俄羅斯,沒有不可能。

保守主義者,宗教極端派,反全球化分子,民族主義者,帝國主義者,沙皇粉絲,共產黨人……如何將所有這些人統一在一起?俄羅斯的確找到了一種求同存異的方式,而且并非普京所強調的“愛國主義”,這一切背后真正的密碼來自于它們共同的反面:反西方立場。

普京已經借烏克蘭危機和克里米亞事件完成了自己的造神運動,拿到了政治上的免死金牌,而這場造神運動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代表長期遭到不公對待的俄羅斯(或許作為國家,或許作為民族),甚至代表整個戰后秩序中所有遭遇不公待遇的族群,發起對西方的持續反擊。在這一國家大業之下,任何瑣碎的具體問題都應當,并且的確可以被忽略不計,這固然不能作為那些問題的永恒答案,但卻已經足以成為暫時的最優答案。

△ 喀山街景“喀山支持強大的俄羅斯” 來源:作者

同樣地,在這個以針對西方為核心的陣營內,內部各派之間的意見分歧并沒有看上去那么重要,崇拜沙皇并不影響同時紀念列寧,而二者與東正教信仰均不沖突。真正重要的是對于西方的反對,在這一點上,一切來自西方的“現代觀念“的反面,都可以在俄羅斯找到一席之地,無論是反同性戀、反女權、反自由市場、還是反資本主義——在其中一個極端案例中,你甚至可以在公開場合提議恢復農奴制。

而普京正由此將俄羅斯樹立為另一種價值觀的代表,對應于美國和西歐之外的另一個向外輸出價值觀的文明中心——至于沒有任何人能夠說清俄羅斯所代表的,或者說所支持的這種價值觀究竟包含些什么內容的問題,這既不重要,也不值得多問,因為重要的是“對應于西方”的地位,而非具體內容。

在這一點上,當前俄羅斯的觀念場倒是與大選引人注目的“欽點”陪選、普京恩師之女克謝尼婭·索布恰克(點擊藍字閱讀世界說相關文章:《剛剛,世界最大的政治秀“欽點”了美女主角》)的競選宗旨不謀而合:支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對什么。

下一個打誰

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個原始問題上來:普京的第四任期將近,而回到2012年以前的軌道上去已不可能,那么,下一個打誰?

△ 普京在國情咨文中的演示動畫來源:YouTube截圖

2014年以來俄羅斯已經投入了兩次戰爭,第一次名義上的敵人是存在于電視和新聞報道中滅絕人性地迫害俄羅斯民族同胞的“烏克蘭法西斯”,第二次名義上的敵人則是震驚全球、堪稱人類公敵的極端組織ISIS,這意味著,盡管俄羅斯需要敵人,但它的下一個目標仍需謹慎選擇——俄羅斯需要的是更強大也更邪惡的對手。

普京的答案已經公布,這一次的敵人是美國,全世界最強大也最邪惡的國家,但考慮到核戰爭可能毀滅人類,它最好只表現為視頻動畫的形式。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1001726號-6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