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思奇(應采訪者要求,謝爾蓋為化名。感謝馮喆、張今、宇梅對本文采訪的幫助。)
來源:界面-天下
出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年輕人,在普京掌權的近20年間長大成人。對他們而言,蘇聯和冷戰只是歷史的名詞、模糊的記憶,或是無法言說的過去,但對于俄羅斯的現在和未來,他們則有話要說。
3月3日,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支持者在體育場參加其競選集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7歲的謝爾蓋來自俄羅斯一個只有幾萬人口的小鎮,過去七年都在莫斯科生活。2017年,他選擇前往海外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
雖然研究政治,但謝爾蓋卻不愛參與政治,也不會與家人朋友探討政治話題。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大選投票,這次大概也不會去,理由是“選舉結果很明顯,我投不投沒有區別”。
專題:俄羅斯總統大選
謝爾蓋的說法并非沒有道理。盡管有八名候選人將在本周日(3月18日)向俄羅斯總統之位發起沖刺,但最新民調顯示,獨立候選人、現任總統普京的支持率接近70%,遙遙領先于其他人。
像謝爾蓋這樣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年輕人,在普京掌權的近20年間長大成人。對他們而言,蘇聯和冷戰只是歷史的名詞、模糊的記憶,或是無法言說的過去,但對于俄羅斯的現在和未來,他們則有話要說。
“政策和大環境處于停滯狀態”
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瑪麗亞,今年33歲,在進出口貿易行業工作了八九年。從普京2000年首次當選總統至今,她注意到這個國家顯然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比如人們能享受到更多的基礎設施、更豐富的商品及更便捷的服務。特別是有一次發現自己在家鄉就診竟然完全免費時,她感到驚喜不已。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瑪麗亞還對俄羅斯優厚的生育補貼,以及比許多國家長得多的產假贊不絕口。據她的觀察,俄羅斯的幼兒園收費相對來說也比國外便宜。
這正是普京為應對人口危機作出的政策調整——斥巨資鼓勵生育。正在實行的母親基金政策會向對生育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孩子的媽媽一次性提供45.3萬盧布(約合人民幣51000元)補貼。此外,俄羅斯的全薪產假為140天,半薪產假一年半。
2014年6月2日,俄羅斯索契,俄羅斯總統普京向9對養育7名以上兒童的夫婦頒發“父母榮譽勛章”
然而,謝爾蓋對醫療問題的感覺卻截然不同。他說這是父母在家鄉面臨的最嚴峻問題,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幾萬人口的小鎮幾乎找不到醫生,醫療機會稀缺。
這一點在普京于3月1日發表的年度國情咨文中得到了印證。他稱,近年來進行了醫療機構的優化,目的是打造高效的衛生保健體系,但改革并不總是一帆風順,一些官員開始關閉一些小城鎮和鄉村的治療機構,這實際上使人們陷入得不到醫療救助的困境。普京強調,俄羅斯必須恢復最基本的就近便利醫療救助,在2018至2020年里,100至2000人的居民點都應建立有助產資質的衛生站和門診部。
3月1日,普京在莫斯科發表大選前最后一份年度國情咨文
此外,謝爾蓋還提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共同面對的難題——城鄉差異。在他看來,普京執政這些年最突出的成就就是,許多人特別是大城市里的人已經富裕起來了,但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幾乎是沒有進步。雖然他的家鄉小鎮也有學校,但大城市的學生卻明顯更有優勢。再加上小鎮工作機會少、工資低、年輕人喜歡的娛樂場所少,于是大家就紛紛前往大城市發展,小鎮人口越來越少了。
謝爾蓋的父親是做生意的,家庭條件還不錯。“但如果家鄉的幾個工廠收不到訂單了,大家都會沒有工作,”他說。
從瑪麗亞的角度來看,政府也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養老金標準還有待提升,醫生和學者等專業精英的工資待遇也不應止步于當前的較低水平。
在克里米亞爭端過后,俄羅斯面臨來自西方國家的大規模制裁,盧布價值一瀉千里,瑪麗亞的進口貿易行業遭受重創。現在,瑪麗亞轉身投入商業領域,正就讀于MBA項目。
“國家發展受到了許多限制,政策和大環境處于停滯狀態,”她說。
“投給別人能得到什么?”
盡管瑪麗亞強調,她絕非不喜歡普京,但在本周日的大選中,她將投票給經濟學家出身的候選人亞夫林斯基。
亞夫林斯基是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成員,在俄羅斯知識分子界聲望頗高,主張國家應尊重私產、限制財富集中于少數人之手。他的綱領面向所有階層,強調全體俄羅斯公民都是他的選民。目前,亞夫林斯基的支持率僅為0.7%。
瑪麗亞看中的是亞夫林斯基支持全體公民的野心,以及加強基建建設、扶持家庭和企業的種種措施。而且亞夫林斯基創建的“亞博盧”黨聲譽一直不錯。雖然瑪麗亞對媒體上報道的內容不太信任,但她傾向于認為“亞博盧”黨的人都比較誠實。
更重要的是,瑪麗亞的家人朋友大多會選擇亞夫林斯基,這給她帶來了一定影響。不過瑪麗亞說:“我現在還比較猶豫……我想這個國家需要一些改變,但大的改變注定伴隨著風險。”
亞夫林斯基
現年23歲的伊戈爾看法就消極得多,他并未找到心儀的候選人,所以會和謝爾蓋一樣不去投票。但伊戈爾感覺許多俄羅斯人也不會投給普京以外的其他人。
“沒有大選我也能告訴你普京會贏……因為當下他們也不知道投給其他人能得到什么,”伊戈爾說。
伊戈爾是圣彼得堡人,去年底剛剛退伍,目前在清漆和油漆工廠上班。這個職位是朋友介紹來的,所以找工作的過程還算順利。不過伊戈爾向界面新聞記者抱怨工資太低,而商品價格卻不停上漲,導致自己存不下來什么錢。
然而,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實際工資增幅約4%至5%,而2018年增幅預計達到4%左右。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奧列什金去年底曾指出俄羅斯經濟正在復蘇,消費需求也在恢復,失業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促進了居民實際工資水平的恢復。
26歲的公司職員葉甫根尼則表示周日應該會給普京投票。他的家鄉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城鎮。在葉甫根尼看來,過去十幾年俄羅斯的社會治安好了很多,“人們可以在晚上出門了。社會上的潛規則也不那么猖獗了,監管機關很強大”。
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前,俄羅斯宣布將在今后7年內投入大約8萬億盧布繼續預防和減少犯罪、改善社會治安。這也是政府公布的《2014—2020年俄羅斯維護社會秩序和打擊犯罪》國家綱要草案的核心目標。
因此,葉甫根尼對普京的評價很高:“他(普京)是很好的國家領導人,看得出來他很忙,一心在為國家操勞,維護國家利益。”
“許多國家都不喜歡俄羅斯”
22歲的學生達莉婭也明確表示將投票給普京。“我認為盡管他的政策存在一些問題,但還是比較合適的。他會再次成為總統,這應該是一件好事。”
達莉婭的父親也非常支持普京,因為普京的外交政策執行得很好,讓俄羅斯的實力處于世界較高水平。她的父親還特別喜歡普京對外國挑釁行為的回應。
對于俄羅斯的未來,達莉婭希望俄羅斯能為所有年齡段的人提供更多的免費教育機構,教授舞蹈、聲樂和繪畫等課程。而且政府要多關注公民的生活水平,“汽油和公共交通的價格漲個不停,但養老金和工資則沒什么增長”。
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普京也坦承俄羅斯的福利水平還不達標。他表示:“從保障人民生活質量和福利重要任務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沒有達到必要的水平。但我們必須這樣做并且要實現。”
俄羅斯的地鐵站
還在清漆和油漆工廠上班的伊戈爾大概不想再關心俄羅斯社會的未來了,他說有名的科學家都搬到國外去了,他將來也想去其他國家生活,比如中國或者加拿大。然而在伊戈爾的印象里,許多國家都不喜歡俄羅斯。
3月15日,即俄羅斯大選前三天,英、美、法、德四國領導人發布聯合聲明稱,前雙面間諜斯克里帕爾中神經毒劑一事是俄羅斯對英國主權的侵犯,稱其違反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而俄羅斯外交部則一直回復稱這是英國“史無前例的挑釁”。
在一些俄羅斯年輕人看來,西方國家的敵意肯定不是俄羅斯自己一手造成的。政治學博士在讀的謝爾蓋就認為“俄羅斯方面希望改善,但是美國一直把我們看作最大的敵人”。
由于學業和工作的關系,瑪麗亞曾經在美國和中國生活過。對于俄羅斯和這兩個國家的關系,瑪麗亞感覺俄羅斯正和中國交往頻繁,不論是經濟、政治還是創新發展領域。然而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就復雜得多,因為多年來兩國在政治上都有所沖突。
“說實話,我在美國生活時從來沒在身邊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人那里感受到任何敵意,“ 瑪麗亞說,”可能從政治上來講他們比較怕俄羅斯吧,不過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注意到這些。”
事實上,也不是所有俄羅斯人都覺得世界對他們充滿敵意。在俄語老師塔基亞娜看來,俄羅斯現在的一切都是光明的。
塔基亞娜認為,普京最初執政時正是俄羅斯非常艱難的時候,第二次車臣戰爭剛剛結束,國家經濟很低迷。而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最重要的參與者。
“普京執政期間,俄羅斯償付了前蘇聯欠下的全部外債,又改善了公民福祉,在教育、醫學、社會領域進行了多項改革,也變得更加樂于對話和合作,”塔基亞娜說。
這位來自圣彼得堡的姑娘表示,雖然自己不懂政治,但“全世界的人都很尊重普京”,“俄羅斯的未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