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美國對華征收高關稅不符合美國利益
題記
2018年1月初,中方代表團赴紐約參加第17次對話,并在紐交所參與了一年一度的“2018年中國經濟預測”論壇,之后赴華盛頓拜訪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務院的官員。回國后,中方代表一方面對中美貿易戰風險做了研判,另一方面又邀請國內相關專家舉行“中國經濟觀察”閉門討論會,盧鋒教授形成了“中美貿易戰風險上升”的報告。
在此基礎上,2018年1月29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第104次【朗潤•格政】圓桌論壇暨“中美二軌經濟對話”中方代表團報告會,邀請“二軌中美對話”的中方代表團的部分代表就中美貿易戰的風險與對策問題進行公開報告與討論。
本文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圓桌論壇的發言整理。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何受到關注?
美國對世界的貿易逆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擴大。八十年代之前,美國基本保持貿易平衡,八十年代以后它的服務貿易是順差的,而且在增加,但是商品貿易的逆差越來越大,引起美國自己高度關注。特朗普認為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是國際貿易規則不利于美國所致。
美國對外貿易逆差中,中國引起的關注最大,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在1985年之前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中國有逆差、美國有順差;1985年中國開始出現對美貿易順差,1985年中國的順差只有6000萬美元,占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0.3%,而2016年底對華貿易逆差達3470億美元,占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44%。其次,其它對美貿易順差國,順差的增加不大,例如,日本在1985年對美國貿易順差是1030億美元,2007年只不過增加到1300億美元。
美國貿易逆差增加源于國內貨幣政策
一、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國的貨幣政策沒有限制。二戰之后,美元是國際上主要儲備貨幣,美元跟黃金掛鉤,當時美國的貨幣政策較穩定。七十年代初,美元跟黃金脫鉤,讓美國政府貨幣政策沒有限制,可以不斷增發鈔票。
二、金融自由化導致資本流動短期套利行為。金融自由化以后,銀行的儲蓄準備金率下降,增加了可貸款資金,于是在國際上推動資本帳戶自由化,便于美元大進大出各個國家,進行短期套利。
三、美元貨幣的增發推動了房地產的泡沫以及股市泡沫,造成了很大的財富效應,導致美國消費增加、儲蓄減少,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四、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導致美國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上述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所以能夠持續,是因為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可以增發貨幣以支持進口。
隨著比較優勢的變化,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會減小
東亞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美國經濟發展形成互補,美國從上世紀50、60年代開始,就從東亞進口和消費有關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并形成逆差。東亞貿易逆差在上世紀90年代初時曾超過美國逆差的100%,其后,逐漸下降,現在只占50%左右。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何增加?最主要的是東亞地區的發展是按照比較優勢的,東亞地區的比較優勢在變化。隨著工資的不斷上漲,美國開始從日本進口,之后轉移到亞洲四小龍,最后轉移到中國。
但是,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加很多的時候,整個東亞地區對美國貿易逆差貢獻的比重在下降,當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占其貿易逆差的比重從0.3%增加到40%多時,對東亞的貿易逆差占比則從超過100%下降到50%左右,所以,東亞包括中國并不是美國貿易逆差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當中有過度的計算,因為我們出口的勞動密集型加工類產品中資本密集的中間部件大部分從東亞的韓國和我國臺灣進口,這是由于國際產業鏈的分工造成的。
隨著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其他地方承接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會轉移到其他工資比較低、承接勞動密集型加工的國家和地區去。
美國對華征收高關稅分析
一、勞動密集型產品回流美國生產的可能性非常低。因為美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就不生產了,回頭再生產的可能性非常低。
二、使美國消費者成本增加。美國對生活必需品的量的需求不會因為進口價格的變化而有太大的變化。對華進口征收45%的高關稅,這將導致:繼續從中國進口,消費者增加45%的成本;或者從其他國家越南、印度、非洲進口。但這些地方的產品價格比中國貴,因此如果轉移到其他地方進口,對中國的逆差會減少,但是同其他地方的逆差會增高,消費者付出價格也會增高。
三、美國對華征收高關稅是為了選舉利益,不符合貿易的互惠雙贏原則。真正對華采取高關稅,將使選民利益也受損,因此比較可能的是對中國的幾樣產品象征性地征收高關稅。
中國如何應對?
一、不要過度反應,應該有理有據,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反制措施,但不要全面反擊。
二、順勢推動國內的全面深化改革。
三、如果美國過于強硬,我們也可以對美國一些產品征收高關稅。因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幾萬項,每一項數量都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從美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四項,如大豆、玉米、計算機芯片,多扣一點關稅,美國生產者絕對比中國生產者感受更明顯。
在過去的多邊貿易安排中,美國利用其第一大國和最大貿易國的地位,只要對美國不利的地方,美國是不會真正推行自由貿易的。他推行自由貿易的地方都是有利于美國的,現在美國放棄了自由貿易的道德制高點,我國正好繼續倡導自由貿易,這樣可以讓我國維持一個負責任的、致力于全球治理與全球發展的大國形象。(張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