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頭條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今日頭條 » 正文

河北秦皇島市長定小目標:3年內旅游人次翻倍破1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24  來源:企業800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838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標題:秦皇島市長定了個“小目標”:3年內旅游人次翻倍突破一億從北京出發,沿著京哈高速一路向東,驅車行駛不到3小時便可抵達河北省唯一零距離濱海城市——秦皇島。南鄰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近京津,素有“京津后花園”之稱的這座城市,因其豐富

  原標題:秦皇島市長定了個“小目標” :3年內旅游人次翻倍突破一億

  從北京出發,沿著京哈高速一路向東,驅車行駛不到3小時便可抵達河北省唯一零距離濱海城市——秦皇島。

  南鄰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近京津,素有“京津后花園”之稱的這座城市,因其豐富的旅游資源而備受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市長張瑞書在做客央廣《誰不說咱家鄉好》欄目時,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談了自己的理解。“對于旅游城市來講,面對個別景區存在的價格欺詐等行為,一定要先從自身的管理體制、市場秩序等方面找原因。”

  作為河北省各設區市中唯一服務業占比過半的城市,張瑞書介紹,去年秦皇島旅游人次超過5200萬,如果按照每年20%的增速,今年預計超過將6000萬人次,未來3年內或突破一億人次。

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市長張瑞書接受央廣記者采訪 央廣網記者韓靖/攝ink="">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市長張瑞書接受央廣記者采訪 央廣網記者韓靖/攝

  歷史要傳承 文物更要保護

  “萬里長城猶如一條巨龍,‘龍頭’入海處,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講到這座城市的文化傳承,他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起來,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鎮守邊關,開始修建明長城,經過數百年的修筑和維護,秦皇島境內留下了223公里的明長城縱貫南北,其中最著名的老龍頭便是中國唯一的海上長城的東部起點。

  山海關老龍頭

  2014年11月,張瑞書到秦皇島任職,但在此前他也曾多次到過秦皇島,這里藏著古典底蘊的一磚一瓦、一樓一閣,都讓他對這座城市的印象頗深。

  1898年,秦皇島開埠建港,北戴河被辟為中外人士避暑地。“最多時秦皇島境內留下的歐美風情老別墅達700多棟,后因時代的變遷,目前還存留160多棟。”他談到,由此看出,秦皇島早與休療健康之地緊密相關。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北戴河便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我國各條戰線英模人物的休療之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據張瑞書介紹,1954年毛主席還在秦皇島著名景點鴿子窩公園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鴻篇巨著《浪淘沙北戴河》。“所以秦皇島是一個文化厚重、非常有故事的城市。”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而秦皇島市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也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成果,對文物“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理念逐步加深,劃定了長城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據張瑞書介紹,目前,秦皇島已豎立長城保護標志79處,建立長城記錄檔案6處,長城保護管理機構9個。

  旅游要發展 但不要污染

  一直以來,除了歷史名城所帶來的文化積淀,秦皇島也因其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國內外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要想身體好,請來秦皇島。”在張瑞書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已經逐步轉化為秦皇島旅游業的核 心競爭力。而談及此話的底氣,源于過去5年來秦皇島發生的變化: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森林覆蓋率超過50%,每年有400余種鳥類在此遷徙,近岸海域水質功能區達標率100%,成為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不少當地人告訴記者,每到暑假或黃金周,秦皇島的街頭巷尾和海邊的游客數量,便會呈井噴式增長。而每年到此游玩的游客中,京津兩地占比很高,還有不少外地人選擇在此購房置業。

  每到三月,大群候鳥在此遷徙過境

  張瑞書還向記者亮出了去年秦皇島旅游業的成績單:旅游總收入658.29億,同比增長32.9%,接待國內外游客5254.15萬人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這也正是秦皇島正在努力的目標。”但目前秦皇島市旅游淡旺季分野十分明顯,張瑞書坦言,這是秦皇島亟待破解的問題之一,也是當下正在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

  “比如,我們正在著眼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承辦省第二屆園博會為平臺,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建設一批中高端旅游項目,在鞏固提升濱海度假游、關城文化游、生態休閑游等傳統旅游業態基礎上,進一步打開山海旅游景觀走廊,推動旅游‘下海、上山、入村’,由沿海一線向全市域延伸,由一季向四季延伸,滿足游客愈加多元化的需求。”不僅如此,張瑞書還告訴記者,秦皇島市目前正在形成全域全季全業態旅游新模式,助推新時代旅游業的轉型升級。

  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成就了秦皇島在國內旅游市場的一席之地。“但旅游業要發展,絕對不要污染”,在采訪中,張瑞書一再強調這句話。就像硬幣有兩面,他表示,如果不對沿海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反而會對旅游業發展起到相反作用。

  近年來,河北省不斷強化海洋生態空間保護,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先后投入資金20多億元,重點開展了北戴河近岸海域及相鄰地區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秦皇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今年秦皇島市將全面落實灣長制,強化北戴河近岸海域治理,確保海岸沙灘秩序明顯好轉,海水浴場水質達到一類標準比例穩定提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張瑞書表示,到2020年秦皇島大氣質量要達到國際標準,即pm2.5的濃度小于35微克,還要實現森林覆蓋率超過60%……

  發展要協調 配套更要跟上

  “如今乘坐高鐵從北京前往秦皇島需花費近3小時,且仍需經由天津。但目前,京唐秦城際鐵路正在加快建設,未來兩地1小時直達將有望實現。另外,京秦的第二高速,也正在加快推進。”

  張瑞書表示,未來幾年內,秦皇島市與京津冀多個城市之間的聯絡會越來越密集,交通也會越來越方便。

  但這幾年,外界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從地理位置上看,秦皇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并非是最有利的城市,張瑞書向央廣網記者分析,借助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秦皇島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大有作為。

  “比如,依托我國北方布局的唯一國家級健康產業示范區——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秦皇島把發展康養產業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高端技術人才,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在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審批準入和健康產業對外開放等方面重點突破,著力構建‘醫藥養健游’五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努力建成我國高端醫療服務聚集區、京津冀生物技術創新轉化基地、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

  張瑞書坦言,在該示范區發展過程當中,很多方面仍需細化、短板也要補齊。“比如,外地患者來到這里無論是休養還是看病,醫保報銷問題如何解決,新的醫療技術如何應用,新器械審批準入制度如何細化,等等。”張瑞書說,這都是未來秦皇島市需要落實的方向。目前,秦皇島也已被納入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此外,秦皇島市人才密度居河北省前列,張瑞書介紹,如今秦皇島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這里有13所大專院校,在校大學生15萬。“近些年,秦皇島市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強與首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如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均在秦皇島建立了研究機構,中科院有11個所在秦皇島建立了研發基地。”

  面對眼下各城市之間正在開展的“人才爭奪戰”,秦皇島市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為各類人才提供安居服務,全日制大學本科生及其他各類實用型高技能人才,安居面積標準60平方米左右,碩士、博士安居面積標準分別達到90平方米左右、100平方米左右。

  張瑞書說,秦皇島是一座自然生態美、人文內涵深、創新動力足、開放活力強的城市,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秦皇島的未來將充滿無限可能,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秦皇島安居、創業。

  來源:秦皇島發布

責任編輯:張玉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1001726號-6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