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1名部級干部今義務植樹,17年來“部長植樹”3萬多株
植樹地點位于朝陽區十八里店,長期以來,這里人口密集、環境臟亂,去年以來,朝陽區按“疏解整治促提升”要求,在此規劃了丹楓公園。澎湃新聞記者刁凡超圖
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騰籠換鳥”,在去年環境整治,清理散亂污企業后騰出的地塊上,規劃了總面積935畝的丹楓公園。
章軻攝
3月31日上午,來自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單位和北京市的151名部級干部在這一地塊上參加義務植樹,將把這里變成北京東南部的一處城市森林公園。
上午9時許,部長們集體乘車來到植樹地點,一下車就拿起鐵鍬、拎起水桶來到樹苗前,相互配合著扶正樹苗、回填泥土、圍堰澆水。一上午功夫,栽下了油松、銀杏、國槐、玉蘭等樹木1200余株。
“通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全民的生態意識、植樹造林的意識大幅度提高,通過部長植樹就能看到這一點。”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說。
由全國綠化委員會、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綠化委員會、中央國家機關綠化委員會、首都綠化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活動,自2002年起連年開展,至今已經是第17次。17年來,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活動累計有部級干部2920人次參加,共栽下樹木34180多株。
2018年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地塊平面示意圖。澎湃新聞記者刁凡超圖
今年部長植樹活動的主題是“助力大規模國土綠化,建設新時代美麗家園”。張永利向澎湃新聞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按照科學規律喬、灌、草結合,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這一次,政府機構改革,把草原監管的職能也劃歸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使得我們可以更好的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用各種植被結合的方式推進我們的國土綠化。我估計草在下一步的國土綠化中也將占有相當的比重,當然不是單純的發展草,發展林,而是結合在一起的。這樣的植被系統形成的生態系統,穩定性最好,功能最強,也是我們最需要的,機構改革為我們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創造了一個有利條件,這將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著力方向。” 張永利說,“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后,各部門都在忙著機構調整,在這一情況下,今天仍有這么多部長參加義務植樹,可見這個事情,在部長們的心目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澎湃新聞從植樹現場獲悉,共和國部長植樹的丹楓公園地塊,位于朝陽區十八里店,距離市中心約19 公里,原為城鄉結合部。長期以來,這里人口密集、環境臟亂,聚集著不少低端產業。2017年以來,朝陽區按照“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要求,在此規劃建設了總面積935畝的丹楓公園,計劃栽植樹木近十萬株,植物品種近百種。建設完成后的丹楓公園將呈現出喬、灌、草層次豐富,常綠與落葉植物協調的近自然景觀,為北京東南部新增一處城市森林公園。
“如果是去年清理散亂污清出來的地塊那就更有意義了。” 剛組建的生態環境部來了三位副部長一起參加義務植樹,副部長趙英民一邊植樹一邊說,“城市綠化一方面是美化環境,另一方面增加綠色供給,大家可能關心植樹會對大氣環境改善有好處,其實對水也有好處,樹多了將來鳥來了,生物多樣性就多了,這是一個系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