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央黨校教授新書精解“習主席最愛讀的書”《群書治要》
“習近平總書記的辦公室所擺的照片都是和家人的合照,由此可見,主席提倡重視家庭倫理,重視孝道,重視父慈子孝,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特別是2015年,在辦公室里又擺上了《群書治要》,這本書被譽為‘主席最愛讀的書’。習近平總書記這也是在引導我們要重視學習圣賢典籍,重視汲取歷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他的辦公室還擺著很多的活頁夾,說明做領導者的要勤于政事,日理萬機;還有一些照片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是告訴領導者要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要愛民。這些都是在引導一種好的社會風氣!在新書《政德——劉余莉精解<群書治要>》中,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這樣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辦公室里所擺放照片、書籍等的意義。
《群書治要》是唐貞觀初年應唐太宗理政之需,魏征、虞世南等奉命編纂的治世要典。這部書不僅對開創“貞觀之治”起到過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在流傳日本后,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為圭臬,曾經創造了日本歷史上的兩朝盛世。
長期研究該書的劉余莉介紹說,“《群書治要》一書作為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其中既有明君治國的經驗,也有昏庸敗政的教訓;既有忠良輔國的故事,也有奸臣欺主的實錄?胺Q資政巨著,是深入了解中國歷史,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中國傳統治國理念、汲取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經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讀典籍。因此,2001年2月2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曾親筆題詞:‘古鏡今鑒’?梢姡度簳我凡粌H是唐太宗創建‘貞觀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參考,也是現代為官者必讀的經典,從政者的‘做官手冊’!
在《政德——劉余莉精解<群書治要>》一書中,劉余莉從《群書治要》中選取歷代圣賢的政德實踐智慧,按“嚴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個體系,結合黨政工作之需,進行精要解析。
該書在“自序”中寫道,“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講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為政以德’思想的忠實繼承和發展!度簳我纷鳛楣湃酥螄碚赖募蟪芍,蘊藏著豐厚的政德思想。如‘德惟治,否德亂。’‘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挛┥普,政在養民。’(《尚書》)‘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詩經》)等。研讀《群書治要》,不僅可以學習中國傳統政德實踐的智慧,也可為當今領導干部講政德提供有益借鑒,并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有效地與國家治理相結合!
作為“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有效地與國家治理相結合”的具體案例之一,劉余莉在書中還提到了中央八項規定:
書中稱,觀察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盛世的出現,都是因為最高層“能夠帶頭力行節儉,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我無欲而民自樸’”。
“在漢文帝的時候,有人向漢文帝進貢了一匹千里馬,漢文帝頒詔,說得還挺幽默,他說:‘鸞旗車在前先行,隨班的車在后緊跟著,吉日出行一天行五十里,軍隊行軍一天行三十里,朕騎千里馬,獨自先到哪去?’于是他就將千里馬歸還,并且還付給獻馬的人行程的費用。又下詔書說:‘朕不接受進貢,可下令四方之人不要再請求進獻了。’文帝躬身示范,珍奇美麗之物的贈送杜絕了,閑游、娛樂之風也禁絕了。后來漢文帝被謚號為‘孝文’,因為他懂得怎么樣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鬃又^:‘禮,與其奢也,寧儉!
“這告訴我們,節儉是禮的根本。改革開放后人民越來越富裕,奢侈之風盛行,競相穿名牌、坐高檔轎車、住豪華別墅、吃山珍海味。面對這種情況,習近平同志上任伊始,制定中央八項規定,這就是示之以儉的表率,而且還從自己開始身體力行為社會大眾做出節儉的榜樣!